新闻

产教融合

首页 >> 新闻 >> 产教融合 >> 正文

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系列讲座 | “小米集团的本地化实践”行业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2-10-25    作者:      点击:

2022年10月25日,由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外国语学部高级翻译学院主办的“小米集团的本地化实践”行业讲座顺利开展。本次活动聚焦前沿的本地化及语言服务概况,分为讲座和师生座谈会两个专场。

在上午9:00的讲座中,主讲嘉宾们分别就不同主题向我们介绍了本地化行业的发展情况。主持人韩林涛老师首先为听众介绍嘉宾,阐释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大家详细阐明了语言服务和本地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小米公司具体的本地化实践情况。接着,此次讲座嘉宾之一,小米内容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刘可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此次讲座的初衷。他表示,无论企业还是学校,老师还是同学,我们都面临着一些特定的焦虑和迷茫,而此次讲座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过校企合作来缓解当代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及就业方面的焦虑。


小米内容管理办公室翻译经理施圯之老师通过真实案例向我们分享了小米企业的本地化实践。她介绍道,小米公司自2015年产品出海起,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且公司从中逐渐积累了本地化工作的经验。目前,小米公司出海的手机和智能硬件已经遍及100多个国家,涉及80多种语言。施老师讲到,学生由在校生转变为职场新人的过程中,自身的想法难免会受到冲击,会感觉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无法在职场上施展应用。而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的这一角色转变过程会更加顺利。

高级翻译学院19届翻译(本地化)专业毕业校友,现小米内容管理办公室翻译专员许逸文学姐分享了术语提取和管理的方法,以小米为例分析了术语管理和应用的现实问题并给出解决思路。许逸文学姐在谈到就业与择业时寄语现场同学,希望大家不要被困难吓退,因为“理想可以照进现实”,我们要相信持续教育的力量,相信量变终会质变,并以罗曼·罗兰的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来激励大家。


小米语言本地化中心项目经理Anton Gramovich从海外用户角度分析了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的本地化进程。Anton先生首先介绍了自己以及团队背景,从“翻译”、“本地化”和“与中国开发者合作”三大部分来点明本地化进程中的难点。他首先点明了中国软件的共性,并举例指出了在设置、短信等UI界面中,转换为不同语言时出现的信息隐藏和语法不当的问题,最后从“国际化”、“翻译”和“本地化”三方面给出了实践建议。

翻译专业(本地化方向)负责人本地化专业负责人、高级翻译学院教师韩林涛谈到如何成为文理融合的国际语言服务人才。韩老师通过对就业市场大环境和翻译公司、本地化公司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语言服务行业的前景,韩老师肯定了介绍了高翻学院在语言服务领域人才培养的探索,鼓励大家无论是否属于半路入行,都要相信个人过往努力的意义,并走好当下每一步。


在提问环节中,大家积极踊跃地提出问题,嘉宾们耐心地一一解答,并为我们补充了所需的背景信息,现场气氛轻松和谐,通过提问环节我们也对此次讲座的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上午的讲座结束,与会嘉宾、老师与学生们一同合影。

高级翻译学院梁爽副教授也参与了本次讲座活动。

10月25日下午2:00,“小米集团的本地化实践”师生交流会在教五217教室顺利开展。在下午的师生交流会中,主讲嘉宾就本地化及语言服务概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与学生展开积极互动。商务英语专业负责人李欣副教授也参与了本次交流会活动。

活动伊始,主讲嘉宾围桌而坐,以北语语言资源作为讨论起点开展交流。韩林涛老师为各位嘉宾介绍了北语的语言资源状况,分享了自己对于本地化的独到见解,得到了在场嘉宾的认可。除此之外,韩林涛老师也和嘉宾们探讨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如翻译的价值体现,国内企业与外企的优劣所在等,全场嘉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交流会氛围热火朝天。

活动过半,主讲嘉宾与学生们展开热烈讨论,学生们向嘉宾分享了个人对于本地化方面就业的想法与见解并向嘉宾咨询未来方向。嘉宾为学生们一一解惑,并适当点拨,启迪学生思考。

活动接近尾声时,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王立非教授与刘可老师也展开了轻松愉快的交流,交换了许多语言服务相关的看法,并达成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初步意愿。

活动尾声,全场嘉宾与学生们共同留影,为此次“小米集团的本地化实践”行业讲座与师生交流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