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大语言模型翻译实践与翻译教育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上,国内翻译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与学者围绕大语言模型在翻译生产与翻译教育中的应用做了精彩的发言,展开了深入的对话,为未来翻译实践与翻译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示。研究院语言服务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韩林涛副教授出席本次论坛并作主旨发言。
韩林涛副教授以“人工智能辅助翻译课程设计与实施”为题作主旨发言,探讨了如何将大语言模型技术与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相结合,构建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翻译技术课程。为此,他不仅介绍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慧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还展示了《人工智能辅助翻译》课程的大纲和授课内容,同时也分享了北京语言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两校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反馈,强调了对现有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报告紧扣当前翻译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探讨深入,内容前瞻,激发了与会者的共鸣。
韩林涛副教授作主旨发言
本次论坛的对谈环节聚焦“大语言模型与翻译”,专家与现场师生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大语言模型对翻译实践和翻译教育的深远影响。谈及教育改革,韩林涛副教授认为,教育改革不能一刀切,“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体裁衣,灵活调整。”教育者要紧跟时代步伐,推动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具备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经验,韩林涛副教授提出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阶段假说:“0到0.8”和“0.8到1”。他强调,前者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积累和输入,逐步建立起基本的语言能力。在这一过程中,AI技术的赋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反馈,帮助他们高效地进入语言学习的“0.8”阶段,为后续的语言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谈现场
在本次论坛的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师生针对翻译专业面临的挑战、大语言模型应用的困惑,以及如何提升技术素养等问题展开了深刻讨论,专家们也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与建议。正如韩林涛副教授所言,“写作是思想的驻留之地”,而交流则是思维拓展的催化剂。写作让我们的思想得以积淀与延续,交流则能激发灵感,拓宽视野,正是在这种思想的碰撞与互动中,我们才能不断“拓展精神疆域,驱动思想创新”,迎接未来的无限可能。
此次论坛使在场师生对大语言模型以及它在翻译实践、翻译教育领内的应用前景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其未来发展的思考与探索。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