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首席专家王立非教授受应急管理大学(筹)外国语学院邀请,做了题为“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对应急产业影响研究”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郑燕平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200多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王立非教授从国家政策背景出发,介绍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建设的指导意义。他指出,国家应急语言能力不仅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体现,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王立非教授详细阐述了应急语言服务的定义与内涵,涵盖急救口笔译、灾害沟通、救灾语言软件研发、舆情监测等多个领域,分享了联合国天基信息平台(UN-SPIDER)、欧盟紧急翻译协调中心(ETCC)以及美国FEMA等国际先进经验,为国内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参考。王立非教授在总结中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应急语言服务学科建设;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语言技术创新;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建设。他呼吁各界共同努力,提升国家应急语言服务水平,为应急产业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讲座结束后,王立非教授与现场师生就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及资源整合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针对有关教师的项目申报书和学生大创项目申报书提出了指导意见。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也为应急语言服务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