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科研动态

首页 >> 新闻 >> 科研动态 >> 正文

王立非教授出席第三届“国家翻译能力: 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并做大会主旨发言

发布日期:2023-11-20    作者:      点击:

11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国家翻译能力: 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暨全球国家翻译能力指数、国家翻译能力研究新书发布仪式举行,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北外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高级翻译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东方正龙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思迪软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及其他机构近200名代表参加会议。

北外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任文发布了2022年全球193个国家翻译能力指数和中国469所大学翻译能力指数,汇报了过去一年研究团队在全球国家和大学翻译能力研究过程中所作的积极努力,并着重对比了中、美两个翻译大国的多维度翻译能力差异,提出我国未来要在保持翻译发展能力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翻译管理能力。

指数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全球翻译能力排名前20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芬兰、波兰、比利时、日本、爱尔兰、韩国、瑞士、瑞典、丹麦、挪威。

2022年,大陆地区大学翻译能力排名前20的高校分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港澳台地区大学翻译能力排名前10的高校分别是香港浸会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澳门理工学院。

任文还发布了作为北外“双一流”重大标志性项目阶段性成果的《国家翻译能力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和《翻译世界中的合作》(外研社出版)两部新著。

开幕式后,第三届“国家翻译能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召开。会议包含主旨发言、专题论坛和主编论坛三个环节。

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任东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许明武教授、北外任文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王立非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张法连教授、北外马会娟教授、同济大学沈骑教授分别发表了题为“国家外宣翻译能力:构成、现状与未来”“国家翻译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发展路径”“中国古代国家科技翻译实践的历史探赜—以官方机构为中心的考察”“新时代中译外译者能力:模型构建与发展路径”“国家商务翻译能力框架构建与现状分析”“提高国家法律翻译能力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国家文学翻译能力初探”“国家翻译规划与治理能力”的主旨发言。

57E04  67B4F

主旨发言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杨枫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穆雷教授、中山大学詹成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耿强教授主持和点评。专家学者围绕国家翻译能力展开了多维度、多领域、多主体、跨学科的深入探讨,既站位高远、视野开阔、又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展现了大会发言和点评嘉宾的学养和学术责任感,对于构建中国特色译学理论体系,提升我国整体翻译能力和不同领域的翻译能力,指明国家翻译能力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八个分论坛包括6个专题论坛和2个研究生学术新芽论坛。前者分别聚焦国家翻译能力要素构建与评价研究、国家翻译能力与国家软硬实力关系研究、细分领域国家翻译能力研究、多维度国家翻译能力研究、国家翻译能力视域下的翻译人才培养、口译人才培养与国家翻译能力建设等话题。来自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不同领域业界代表及优秀青年学子近两百人就国家翻译能力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展开深入探讨。

主编论坛环节在19日上午举行,知名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中国翻译》主编杨平、《当代外语研究》主编杨枫、《中国外语》副主编常少华、《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主编张天伟参与讨论。主编们以“编辑部里的故事”为切入点,围绕学者成长、论文选题、写作规范、作者投稿、编辑选稿和审稿等问题进行了精彩分享和深入对话,既生动有趣,又发人深思。参会者踊跃提问,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主编论坛由北外王洪涛教授主持。

  闭幕式环节,姚斌作大会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会议期间产出的丰硕学术成果,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合作伙伴、会晤组织和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并期待未来国家翻译能力研究的发展能为国内外翻译研究的拓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