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基地)新闻

研究院(基地)新闻

首页 >> 研究院(基地)新闻 >> 正文

王立非教授在《21世纪英文报》发表文章:培养老年语言服务专业人才是时代之需

发布日期:2024-05-27    作者:      点击:

我国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和《“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2020 年9 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山东女子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设立养老相关专业并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今年两校共有近100 名本科生毕业,其中大多数将进入养老行业工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语言服务也应受到社会关注。老年语言服务是指针对老年人群体,提供包括语言学习、语言救助、语言康疗和语言抚慰等一系列语言相关的服务体系。据统计,2023 年,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 亿人,对老年语言服务的需求激增。设置老年语言服务专业、培养老年语言护理人才已十分紧迫。

专业老年语言服务能有效帮助老年人克服语言沟通障碍、提升生活质量。建立老年语言服务专业有助于推动语言学和老年学交叉学科的发展,为老年语言服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语言类专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新思路。设置老年语言服务专业可以为养老行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设置老年语言服务专业具有学科基础,老年语言学是老年语言服务专业的核心理论基础。老年语言学旨在探索因正常生理及认知老化和衰退、罹患精神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导致的老年人语言变化现象与机制,及相关涉老话语与老年人社会心理、身份构建等方面的关系,重点领域包括老年人语言变化及相关机制研究、老年语言现象与涉老相关话语研究、老年语言康复等。

设置老年语言服务专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语言学课程、老年心理学、老年社会学等,以及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语言治疗和康复课程。二是需要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由经验丰富的老年语言学、老年语言治疗、老年心理学以及教育学师资组成,确保教学质量和专业性。三是需要建立实践基地,与养老机构、社区中心、政府主管部门等合作,建立老年语言服务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四是需要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应为老年语言服务专业建设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包括奖学金、科研经费、实验设备和实训中心建设经费、就业岗位津贴等。五是需要开展跨学科合作,鼓励语言学与老年学、医学、护理学、心理学、家政学等多学科合作,形成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希望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能够积极增设老年语言服务专业,开设老年语言服务特色方向,为我国的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和储备老年语言服务专业人才。